瑜米之伽
调息——升降开合、按摩脏腑
肺活量大的人寿命较长
人一生的呼吸包括腹式呼吸和肺部呼吸。婴儿在母腹中采用腹式呼吸,他靠脐带从母亲那里得到营养;人出生后在脐带剪断的那一瞬间,告别了腹式呼吸,开始了后天的肺部呼吸。所以说,小孩子的出生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过程,因为这是呼吸转换的过程。过去的接生婆都知道,小孩子出生时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哭,所以都是在剪完脐带后在小孩子的屁股上拍一巴掌,小孩儿哇哇一哭,全家就放心了。
在五脏与五声的对应关系中,肺对应的就是哭声,所以肺主悲。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那种动不动就爱哭、爱掉眼泪,特别爱抱怨的女孩儿,大多就属于肺气虚弱的人。另外,小孩儿没事在那哇哇地哭,多是在那锻炼肺呢,我们不要孩子一哭就赶紧去抱、去哄,要观察一下,只要不是掉眼泪的哭,说明他不是饿了,哭会儿对身体有利。从小就锻炼好了肺,一辈子都受益。
有数据表明,肺活量大的人寿命相对长。中国养生学自古就认识到了人呼吸的重要性,所以把“调息”作为体育健身的要点。
调息在传统健身术的“六字诀”中表现得最深刻。六字诀就是通过发六种不同的声音来调节五脏,锻炼身体的。
首先,我们来看看调息的“息”字是什么意思?
“息”字的上面是自己的“自”,“自”代表“鼻子”,甲骨文里就是人鼻子的样子。“息”字下面是个“心”字。所以,“息”表达的就是鼻子和心之间的一个交通的过程。
一呼一吸为一息,它代表两个动作,一个是呼,一个是吸,两个连贯的动作加起来才称之为“息”。
调息八字箴言
调息的核心点其实就八个字:升降开合,按摩脏腑。
传统健身功法的动作中,有升,有降,有开,有合,它是一个全方位、立体的锻炼方式。比如易筋经的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这一势,两只手在上,膈肌向下,增大膈肌的运动,重点在通畅三焦;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这个动作,一只手在升,另一只手就是在降;“左右开弓似射雕”这一势则是一只手在开,另一只手在合。
中医讲,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就在于气的运动,因此所有的动作,无论是升、是降,是开、是合,处处都有气机的问题。而呼吸作为一个最易被观察到的调整气机的手段,也有着升降、开合、阴阳的属性。吸为阳,呼为阴。存气闭息可以祛寒;呼出浊气可以清热。呼吸与动作配合的基本原则就是:起吸呼落,开吸合呼。重点在于守息。
升降开合是为了按摩脏腑。
五脏在上,都在肋骨围成的胸腔内;六腑在下,在胸腔之下。
五脏被肋骨挡住了,所以通常我们无法直接接触到五脏。拿临床上突然心脏停止跳动了的病人来说,西医急救会用电击。只有用电击那么大的力量才能刺激到心脏。
那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,人们要怎样做才能刺激、锻炼五脏呢?中国古人非常聪明,他们发明了通过调息、通过按摩六腑来间接按摩五脏的方法。
人的脏和腑是表里关系。五脏为里,六腑为表。五脏为阴,六腑为阳,因为六腑总在不断地运化,它主动。我们只要动了阳,阴就会跟着动起来。
从中医上讲,平时要想保养心,就可以去按摩小肠,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。肺的问题呢?我们可以去按摩大肠,肺与大肠相表里。脾我们碰不到,我们可以去动胃。所以,没事的时候多揉腹很有好处,等于间接按摩了五脏。传统健身术中有很多动作都是在活动腹部的,比如五禽戏中的“熊运”就是在动腹,把人体的气机上下带动起来。
说简单点,调息就是在一呼一吸之间,让我们的肚子或收紧或膨胀,靠腹部的运动来调整五脏的生存环境。
腹式呼吸对脏腑下垂症、脱肛、痔疮等病都有好处。每天练练传统健身术,可在提肛、收腹之中,让脏腑变得强劲有力,达到防病祛病的效果。